在这个公平公正的世界里,大多员工都是诚实、忠诚、守法的公民。他们忙于谋生、供养家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有一些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自私、不顾忠诚和平等,只考虑自己。
不幸的是,职场中的确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的道德感被领导职责和伴随权力而来的各种特权所践踏,也导致大公司中职权滥用的案例层出不穷、越演越烈。然而,公司里还存在着一个群体,比起上述那些被贪婪和自我膨胀驱使的人,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企业和员工来说更具潜在的破坏性。他们表现出撒谎、操纵、欺诈、自我中心、冷漠及其他具有潜在破坏性的特质,这些特质根深蒂固,已然是一种人格上的障碍,我们称之为反社会人格。
具有多种反社会人格特质的个体不仅会对配偶、朋友、家人实施辱虐行为,造成他们的困扰,还会对职业领域的各种关系构成潜在伤害。例如,他们在职场中傲 慢自大,觉得自己享有特权;他们缺乏自省力,很容易与上司和同事产生冲突和敌对。他们的冲动性和“活在当下”的哲学,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不断重复各种功能 失调的反社会行为,即使对他们进行绩效评估、给予培训课程也无法改变他们的行为。许多专家认为仅这些特质就足以让反社会人格者难以在职场中获得长期的成 功。
有人可能认为,由于这些人身上诈骗或欺凌的特质会非常明显,雇主不会在重要工作岗位上聘用这样的员工,尤其是那些需要任职者具备人际和谐能力的岗位;还有人会认为,对同事辱虐性和欺骗性的行为最终会受到纪律处分并导致雇用关系的终止。然而现实生活中事实却并非如此。
我们总结原因,可能有以下四点。第一,有些核心的反社会人格特质——也许可以称之为“才能”,能使应聘者看起来引人注目,帮助他们获得职位。例如,反社 会人格者可以是非常迷人的,他们说话的方式甚至能够骗过最有经验的面试官。当他们处于有利的地位时,他们会展现出一种魅力,让最谨慎的面试官放松警惕。那 些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反社会人格者结婚的人最终发现自己被困在一张用谎言、辱虐和痛苦编织而成的网中。同样,企业也会因为一次错误的雇用决定而陷入一系 列无穷无尽的严重问题中。反社会人格者擅长社交操纵,面试场景正是他们发挥才能的绝佳地点。
第二,由于部分招聘经理将反社会倾向误认为是“领导力”特质,一些企业无辜地雇用了有反社会倾向的个体。一些领导的胜任力特质,例如掌管事务、制定决策以及指挥他人为自己干活等也可能是伪装良好的高压政治、支配和操纵。
第三,组织的不断变化也增加了反社会人格者被雇用的概率。为了适应变革的需要,企业需要招聘那些能够撼动大树,并能快速完成任务的员工。这种招聘策略 的转变使企业在不经意间挑选了一些具有反社会人格特质的人员。更不幸的是,变革给公司带来的普遍混乱状态,使反社会人格特质——“自信、坚强和冷静”,看 上去似乎成为解决企业问题的必要素质。为了使企业在快速、冷酷的商界中存活下来,反社会人格者的自我中心、冷漠和麻木甚至突然成了可以被企业权衡接受的品 质。
第四,对于反社会人格者而言,加入一个新型的、快节奏的、有竞争力的高效“转变型”组织的诱惑是极大的,尤其当这个企业没什么规则和束缚时更是如此,他们甚至可以忽略个人的报酬。总之,反社会人格者更渴望在高速、高风险、高收益环境的公司中工作。
反社会人格者确确实实地存在于现代企业的上班族中。根据大多数衡量职业成就的标准,他们通常事业有成,且他们身上破坏性的人格特点往往被身边大多数人所 忽视。他们能够通过计谋规避甚至操控继任者计划和绩效管理系统,以保证他们行为的合规性;他们善于利用企业沟通上的漏洞、组织系统和流程、人际冲突以及其 他各种对企业有危害的压力源;他们辱虐同事,并通过降低士气和挑起冲突来侵害公司;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还会进行偷窃和诈骗。
企业在面对金融和社会风险的持续增长时,要想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混乱商业环境中生存,就必须理解反社会人格者如何以及为何能够驾轻就熟地操纵人们和组 织。除了对公司和股东会产生经济损害,反社会人格者还会威胁到同事的人身安全。同样,反社会人格同事对人们的精神或身体上的摧残也会威胁到人们的职业生 涯。例如,高级经理可能会觉察到,他们的权威性和安全感正受到严重损害,而损害正来自那些持续升级的“非常有潜力”的管理层后备人选。无论是反社会人格 “暗箭伤人”的行为,还是员工应对性的“自卫措施”都会造成公司人力上的大量损耗(时间、精力等),而这些时间和精力原本可以投入创新、生产力和创造效益 上。而且,受挫的领导力和低落的士气虽然难以评估,但其所导致的组织绩效下滑却显而易见。
对于管理者来说无法回避的是,识别反社会人格者,保护好自己和公司。